菩提禪院

法師的話


健釗法師

釋健釗大師為禪宗弟子, 禪宗是以「禪」為主的一個佛教宗派, 強調在日常生活中顯露佛教精神, 著重內心親身證悟。

禪宗是後期中國佛教的主流。實際創立及發揚光大者, 乃唐朝慧(或作惠)能大師(六祖)。禪宗的特色是: 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; 直指人心, 見性成佛。前二句表現出禪宗對於經教的態度,後二句則表現禪宗對實踐的主張。

何謂「菩提」、「菩提心」?

「菩提」源於梵語bodhi , 真實的意思是「覺」。廣義而言, 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。就字面上解釋, 是覺悟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, 這個體性就叫「菩提」。覺的本體稱為「如來藏」, 又稱「阿賴耶識」,這「如來藏」、「真如」、「菩提」、「涅槃」或「阿賴耶識」, 沒有形象、色彩、味道, 猶如虛空, 卻非虛空; 雖然畢竟空, 卻非如虛空一無所有, 這才是真實的有; 雙具空有, 於真空中能生妙有、染有, 所以是圓成實性。從來沒有變異, 自無量無數生之前, 到無量無數生之後, 始終都是這個「菩提」。

我們發心要成就這個境界, 要證入這個境界, 就稱之為「發菩提心」。

菩提心, 即是追求佛道之心, 亦即是正覺之心。如果有人以正覺之心,勤求佛所證之道,自利兼他,終必成佛;因此,菩提心是成佛的真因,亦是廣收智慧,積聚功德的原動力。十方諸佛,皆因菩提心積集諸功德,,亦因菩提心而成佛。

菩提心可分三個層次。第一個層次:對一般人而言,皈依三寶,在佛前發四弘誓願: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、煩惱無盡誓願斷、法門無量誓願學、佛道無上誓願成。」

第二個層次的發菩提心是:真正的發成佛的心,而成佛是從明心見性開始,所以發求悟的心,就是發菩提心。

第三個層次:是願明心見性,並開始去修行、去體究念佛直到明了真心,見了佛性,這才是真發菩提心。

生命根源的實相就是「菩提」,「覺」就是「菩提」。「發菩提心」的意思,就是要求見生命的實相,也就是要親證「般若實相智慧」、亦即「如來藏」。

菩提禪院綻放佛教慈悲奇葩

本着一顆救世為懷的慈悲心,江西盧阜釋智圓大師在日軍侵華時期深深感受到民間疾苦,望能以自身綿力,幫助更多貧苦大眾。他離開了浙江省杭州,千里迢迢抵達廣東中山石岐,至一九二八年再轉抵澳門,並創建了「智心堂」,成立「智心堂佛教蓮友互助社」,並對孤苦無依的老人伸出關愛援手,宣揚友愛互助的精神,期望澳門居民能在最艱難時期,共渡難關。

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六日,智圓大師購入建於一九三三年的氹仔菩提園並將之重建,改名菩提禪院,亦即今天為人熟悉,以宣揚佛教信仰為己任的菩提禪院。

老人服務延續至今

智圓大師師承聚慶和尚,奉淨土宗主張友愛互助精神,在菩提禪院成立後一直延續這個使命。據大師徒弟、現任菩提禪院住持釋健釗憶述,智圓大師當時除繼續「智心堂佛教蓮友互助社」的工作外,還成立了數個念佛會,所有會員除了定期到禪院念經外,大師還教導他們遇上困難時要互相幫助;當有會員不幸離世時,其他會員就為逝者籌募殮葬費,並念經超度故人往極樂世界。

此外,當有孤寡老人想投靠菩提禪院時,只要智圓大師了解情況後認為有需要幫助,老人可因應自身能力,付出一次性的不定額生養死葬費用,就可在寺院中百年歸老,由菩提禪院提供一切生活所需。同時,大師同樣要求老人要有互助精神,遇有行動不便者應多加關懷,若情況更為嚴重時,禪院會出資聘請專人照顧病患者,老人毋須再支付任何費用。在最高峰時期,菩提禪院供養老人人數高達四十人,而這項極具意義的老人服務工作一直延續至今。

儘管菩提禪院的社會工作過去一直為大眾認同,但由於澳門早期土地契約不清晰,這塊佛教淨土亦曾捲入業權糾紛。澳門回歸祖國前夕,不少商人紛紛購買未有業權的地段,形成大規模的「圈地行動」。當中,菩提禪院部分土地原來歸政府所有,並有大企業循合法途徑購入該地段打算予以發展,令菩提禪院陷入搬遷危機。其後,街總協助菩提禪院與澳葡政府交涉,澳督與幾位主要官員知悉情況後親往視察,一個月後知會禪院毋須搬遷。

一年後,政府以另一幅土地與該大企業交換,禪院其後更於一九九八年三月二日獲政府賦予行政公益法人的資格,以和平佔有的方式使用該地段,一場業權糾紛才得以平息。

釋健釗大師於一九九四年繼承圓寂的智圓大師遺志,接管菩提禪院,並決定利用有限的資源,將菩提禪院發展得更完善,弘揚佛學之餘,進一步貢獻力量服務社會。現時菩提禪院是氹仔最大的廟宇,亦是本澳佛教淨土宗最重要的道場。

經十年擴建整修,禪院的殿堂主要有:大雄寶殿、、普明殿、韋馱殿、觀音殿、祖堂、法堂、念佛堂,另設有供市民及旅客品嚐正宗美味齋菜的齋堂。

封橋運送鎮寺之寶

菩提禪院供奉多種神靈,近年建成的普明殿轟立禪院大門左前方的石階上,供奉着三尊金漆木雕佛像: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、藥師佛。而「鎮院之寶」則是大雄寶殿全澳最大的釋迦牟尼佛。該尊佛像連底部蓮座高五點四米,重約六噸,以青銅鑄造,佛像左手平放,右手平舉,法相莊嚴慈祥,是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的縮影。釋健釗表示,師傅當年十分欣賞天壇大佛的造型,故希望在新建成的大雄寶殿內放一尊近似的大佛。為此,禪院到廣州設計造型,再到南京倒模鑄造。由於佛像體積龐大,運送過程需格外小心,甚至要於深夜封鎖澳氹大橋方便運送,佛像抵達後,還要拆除大雄寶殿上方四根橫樑,方能安放。一九九八年,大佛矗立於大雄寶殿內,成為菩提禪院一大特色。

完善了各項硬件設施,菩提禪院決定走出去,加強對外聯繫,擴大社會服務範圍。除了不定期在本澳舉辦演講會,宣傳佛教外,禪院亦舉辦定期傳道、誦經、念佛法會,使信眾繼續增益。在老人服務方面,禪院從未間斷,完善菩提禪院老人住院、護理服務及善終服務,並舉辦敬老齋宴及派米活動等。另一方面,禪院由一九九五年夏天起舉辦的「菩提之旅」(原名「清淨之旅」)多年來一直大受歡迎,禪院提供場地、膳食及師資,讓參加者在七天靜修期間,透過講座、誦經、研討會及坐禪等,提升個人品格修養,發展內在潛能。

推動道場走向世界

釋健釗表示,靜修期間禪院每天會安排三堂佛學理論課程,如此密集式的授課相對於其他寺院較為罕見。這主要是禪院考慮到都市人生活緊張,他們要抽空七日參與靜修已十分困難,故希望在這寶貴的七日中,向市民傳授更多佛學知識。

此外,禪院亦於一九九五年九月起出版定期雜誌《澳門佛教》,以及於一九九七年推動成立澳門佛教總會,利用不同渠道,宣揚佛教理念。

菩提禪院的工作獲得社會廣泛認同,亦成為澳門佛教主要代表之一,更是「世界佛教僧伽會」澳門區的唯一會員。禪院打破了一般道場固步自封的框框,主動走出去,與香港、內地佛教團體有緊密聯繫。兩岸四地以至國際的佛教,禪院都會以澳門區代表的身分出席,可見其在澳門的影響力。

提到未來,釋健釗表示,最希望達成師傅智圓大師一直以來的願望,成立智圓晚晴之家,收容有需要照顧的長者。智圓大師多年都不斷推動此計劃,惜直至圓寂仍未獲有關政府部門首肯。直到現在,禪院依然以成立智圓晚晴之家為奮鬥目標,多次尋求政府及社會人士協助,期望終有一天,智圓大師的遺願能夠達成。